Joseph / 撰寫 旺旺 / 攝影
獨立書店近年來在各主理人的巧思之下,如都市中的小公園般以各異的特色出現在社區之中。他們以堅毅的面貌或是溫暖的人情味,無論面對的是大型電商或實體書業微薄的利潤,依舊讓每個城鄉飄出更多屬於自己的氣味。
新北三重地區今年迎來第二家獨立書店,主理人依然是三重常日書房的茜茜。從小家庭就有閱讀習慣的她,在大型連鎖書店一一退出自己的家鄉之際,為了讓在地社區保有一個閱讀空間。在2018年便成立了常日書房,以「生活不在他方」為發想,為三重讀者重新留下一個在地生活的可能。而在兩年後,逃逸線書室開張,選書和內部陳設皆有別於常日的面貌,沈穩的深綠和更貼近主理人自身的選書書單,給在地讀者帶來更多的選擇外,也帶給大家對於三重不同的想像。
內容目錄
一方水土
從小生長在三重的茜茜,面對眾人在三重開設獨立書店的質疑總帶著堅定又不忘柔韌的回應。一直以來,三重給外人的想像可能不外乎帶著又擠又亂,跟文化可能搭不上邊的地方。而茜茜說到回顧歷史,三重自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便容納了許多從南部來台北打拼的人,當地交通的便捷和便宜的物價,實為初來乍到北部移民的首選。但來自四方的人有其各異的成長背景,和不同的需求,大大小小的紛爭就會此而生。或說是此地的原罪,或也是人與人在互動中難以避免的磨合。
因此身為一間在地書店,在書單選擇上,兩間書店都有著相當比例的社科類書籍。在這個類別下有許多從報導文學為出發點的文字,這些文字記錄了不同人與地的故事。讀者可以從這些故事更加地去理解到其他的文化,他們如何有著不同的生長背景,和又怎樣讓我們有著各異的觀念。使大家面對不同的人事物時,願意抱持著最大的觀察與包容。
生活不在他方
茜茜的第一間書店常日書房就像是在地人的私房愛店般,大隱於三重的小巷子內。初約此處的朋友們總愛開玩笑的問到彼此有沒有迷路。常日在這裡呈現的是主理人茜茜對於生活的想像,明亮的大窗戶、木質基調的大桌、早餐與手沖咖啡。同時也不忘了當初為三重留下閱讀空間的訴求,沿繞牆壁的書架除了主打的社科類書籍外,也多了飲食、文學和生活美學等選書。讓上門的顧客除了用餐外也可以翻閱書籍,營造更多閱讀環境的可能。
而新近成立的逃逸線書室,位於交通更為便捷的捷運站旁。這裡在閱讀空間的訴求上則是更為進階,靜謐許多的深色色調和保有更多隱私的私人閱讀空間,也更接近茜茜對於書店的想像。在選書方面,書單也更多了如哲學、女性主義等書籍。兩個據點雖然都系出同門,但卻又賦予了他們各自獨立的名字,以不同的面貌繼續陪伴著大家的日常。
「生活不在他方」,就如同這句,大家拜訪常日書房時一定不會忘了在門口合影的標語一樣。為了讓更多人試著看見在地生活的美好,無論在常日或是逃逸線,裡面提供的許多食材原料都是來自於三重在地商家的串聯。從烘豆咖啡師提供的咖啡豆、在地私廚的夥伴、到菜單設計都是源自於在地人的巧手。茜茜希望利用這種在地化元素,給在三重的民眾或是成長的小孩提供更多的自我認同。不要再因為他人的刻板印象去否定自己成長的地方。
獨立的靈魂
目前在台灣約有兩百多家的獨立書店,而獨立書店這個名詞的來由,或許並無一個很明確的起源。在此次訪談中,茜茜引用了張鐵志老師對於獨立書店的描述,他認為獨立書店存在的核心價值就是對於我們社會多元化的一種加分。若是當這個世界上面都只剩下一種統一形象的商店存在時,這世界可能就會變得無趣許多。
而多樣化確實也是獨立書店與連鎖書店最大的不同點之一,與後者相比,茜茜認為獨立書店更可以不用去被規則化,能夠更多方的去自我表現出他所想要傳達的意義。在一開始可以先吸引的是小眾或是與書店同頻率的眼神,接著再慢慢地用一定程度的發酵,讓每間書店想要傳達的核心價值向外擴散。
至於如何突破所謂的同溫層,目前在常日和逃逸線除了有新書的展示區外,也有為數不少的自由閱讀書籍可以取用,讓顧客在等待時可以翻閱自己有興趣的書籍。引導每個人到他合適的書櫃去,讓他可以選擇他喜歡的書,將閱讀的模式可以慢慢帶入每個來訪的顧客當中,也是書店主理人的工作之一。
我或許在逃逸,但是在逃逸時我尋找武器
每年的11月11號,許多網路電商平台都會舉辦雙11購物節。在2020年,一家大型電商也將書籍品項納入購物節活動中,以超低的66折折扣做促銷。這不但大大影響了已經只能從書本本身得到微薄利潤的實體書店,對於書籍的定價方式更是推向一個數字遊戲的程度。
目前許多的新書在大型通路,甫一上架便打上79折甚或75折的折扣。而大部分獨立書店從經銷端或是出版端的進價也只有7折左右。對於電商以比書店進價還低的價格促銷,許多獨立書店在2020年的11月11號也同步發起了歇業一天的活動表達抗議。茜茜認為從客群結構上來看,電商確實是一種消費方式,也與獨立書店的購買方式不同。但是從書業架構的本質上來看,此種扭曲市場的行為,在於某一方既已採取如此不合理且不合邏輯的競爭方式,不會因為獨立書店端沒有發聲就不存在。而身為書業產業鏈的最末端,這個活動保護的不只是實體書店,最終在庇護的也是書籍本身。
另外每年都會引起討論的圖書統一定價制,除了官方文化部外,民間也有許多如友善書業等合作社舉辦了多場公民論壇,但實際的進展似乎還有許多力有未逮的部分。身為獨立書店主理人,茜茜認為統一定價在世界各國施行的成效不一,因此在推動方與反對方都仍有各自的立場待釐清。但另一方面茜茜則是樂觀的認同,消費者端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願意以行動表示,自己可以藉由自己的消費,來達成自己心目中未來世界的形象。因此在書店端,最該做的應該就是更努力從另一面向推廣閱讀,提升大家閱讀的需求或風氣,或許才是對於獨立小書店更直接的助益。
私心推薦
最後身為獨立書店主理人,茜茜自己也有心目中喜愛的獨立書店。一是位於台北公館的「唐山書店」、二是位於台中的「邊譜」。
從茜茜的視角中,公館的唐山書店宛如一個愛書人的秘密集會所般,而同時也兼營出版社的唐山也有著許多坊間書店看不到的書。在那裡讀者可以重新回歸到只有書這單純且美好的事情上面。
而位於中部的邊譜則是原東海書苑的老闆後續開展的書店,同為社科類書籍的愛好者,茜茜表示自己非常喜愛邊譜老闆的書單,若讀者們對於社科有興趣的話,一定可以在邊譜裡面挑到一份覺得值得帶回去的書。
來日
雖然逃逸線已經是茜茜自己的第二間書店了,但她自己坦承在要開幕的時候還是依舊很緊張。面對新環境以及新客群,雙方或許都有要重新開始磨合的地方。但茜茜認為她還是會堅持以溫柔的態度和堅定的原則去秉持自己的核心價值,唯有如此,當在面對質疑或者是挑戰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擁有足夠的堅持。困難一定永遠都在,但堅持會並行。
關於節目? 每週介紹一則生活風格的人物訪談,透過聲音|文字|影像,滿足受眾對品味的想像
收聽|社群連結請至? barney.soci.vip
留言